巫文化及巴文化
来源:
日期:2020-04-26 14:53:19
尽管是传说故事,但是恩施地区以前大量存在虎的事项是不争的事实。然而虎的凶猛使人们产生了畏惧感,进而对虎抱有某种幻想,基于一种防患意识直接导致祭“虎”,祈祷它不要伤害人们。

当然,虎的凶猛也是人们在必要场合所需要的,特别是部落与部落之间的战斗中,虎的英勇,强大的力量是人们向往的一种需要。显然,淀山湖归园民间信仰所崇拜的对象往往是那些具有非凡能力的部落首领和氏族英雄,视“虎”为崇拜的对象也就不是偶然了。
因此,土家族民间信仰的英雄性特征较为显著,这表现在土家族民间信仰的崇拜对象一般是部落首领或氏族英雄,为去世祖先雕刻的虎头墓碑等文化现象,不仅体现出土家人崇力尚勇的民族精神,同时还蕴含着土家人强烈的民族情感。当然归根结底,所有这些民间信仰对象的形成都离不开该地区的地域环境。
最后,崇巫尚鬼习俗的地域环境。土家族地区是一个巫文化盛行的地域。当然,“信巫鬼,重淫祀”的风俗与巴人崇巫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据《山海经·海内南经》载:“夏后启之臣曰孟涂,是司神于巴。”《魏书·南蛮传》在描述南蛮僚人的风俗习俗记载着这样一段话:“其俗胃鬼神,尤尚淫祀,所杀之人,美鬓髯者必剥其面皮,笼之与竹,及燥,是之曰‘鬼’,鼓舞祀之,以求福利。”在《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也有“末有君长,具事鬼神”上海公墓的记载。在这些记载中都反映出崇巫尚鬼的事实。
显然,在该地区巫文化作为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滋润了巴文化的生成,同时也为巴文化的不断延续和拓展提供了生存的土壤。毋庸置疑,恩施地区的虎头墓碑就是墓葬文化与巫文化及巴文化不断融合和发展的过程,祭祀祖先,缅怀祖辈功业,保佑子孙后代幸福安康,把所有这些祈愿通过墓碑雕刻的形式表达出来,墓地形成了恩施独特的墓葬文化。